紫霞觀位於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寶峰路,坐落在環境優美的景區中心,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的主要人文景觀與宗教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精品旅遊景點,國家“AA”級旅遊景區,張家界市道教協會會址所在地。 藏有著名書法家的題詞、碑刻及教祖講經說法渡化圖等宗教文物。
紫霞觀
紫霞觀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近500年的歷史,在戰亂時期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紫霞觀是1992年因旅遊事業的發展,教徒的信教,經政府的批準,由各地的善男信女共同捐資,當地政府撥款擴建起來的。道觀共有大小殿廟30余座,計5殿、3宮、2亭、2廟、1閣、八仙山、仙人足跡石、中華同心鎖等景點。中國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為紫霞觀題寫了觀名,觀內有國內外著名書法家的題詞、碑刻等宗教文物,以及老子教祖講經說法渡化圖壹百余幅。
紫霞觀圖片
紫霞觀觀內巍峨的殿宇建築群落金碧輝煌,雕梁畫棟,布局嚴謹,供奉道教尊神。宗教建築有老子出關亭、三清殿、慈航殿、祖師壇、關聖殿、玉皇殿等5殿、3宮、2亭、2廟、1閣,大小殿廟約30余座。現建有八仙山、仙人足跡石、南天門、中華同心鎖等景點。景區內巍峨的建築群落與亭林樓閣錯落有致、環境幽美。終年香火鼎盛、朝拜者絡繹不絕,因其確屬壹方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觀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而享有“湘西第壹觀”的美譽。
紫霞觀風景圖片
據今800多年前的南宋初期,武陵蠻王向氏,不皈王化,自稱天子,踞險抗雄。朝廷便遣楊門五女提師進剿。向王匿於洞中,有兩位民婦侍護。官兵攻而不克,楊八姐腦怒,便炮圮洞門。只見巨石空裂,壹男二女便哀死洞中。土人見晨暮之際,崩石隙間有煙霞靄靄,如虹如霓,深感其義,傳為仙蹤魅跡。 元季,道士張玄陵雲遊至此,路憩崖下,依松入夢,見二婦人持拂塵而立,道貌仙姿,壹婦曰:“吾乃紫姑也。”指另壹婦曰:“彼乃霞姑也,我們與向王禁於此地,得呂祖超度,羽化為仙。向王被封為青崖山君,宿天子園。令我等在此保佑民眾,今已冷落三百余年矣。”言罷,道士夢醒,譫言其事,後便在此結草為庵,始開山禁。
張家界紫霞觀圖片
明嘉靖中期,道士張香庭住在草庵,時逢荊南分守兼九(溪)永(定)兵備胡桂芳過此,以為婁山之陰,洞雲深處而無壹寺壹觀,為淳民風,便出資建觀。明崇禎末年,此觀被賊所毀。到清朝雍正年間,當地土人掘得仙人足跡石後,又聚資重建。由於當時慈利縣城有紫霞觀壹座,此地為慈邑所轄,便在此同名建觀,合祀為壹。同治年間,此觀又毀於兵燹。地老天荒,知者少也。直到1992年,由於武陵源旅遊業興,人們見山水風光奇殊,人文景觀遜色,由是,俚人懷古,集資於故址重建今日之紫霞觀。
紫霞觀風光圖片